吳道子作品
Posted on吳道子: 藝術品列表 – 所有藝術作品(按日期排序) 1→10. Black and white reproduction of a portrait of Sakyamuni 吳道子 • ? 三官圖軸:地官 吳道子 • ? 三官圖軸:天官 吳道子 • ? 三官圖軸:水官 吳道子 • ? 八十七神仙卷 吳道子 • ? 明皇觀馬圖 吳道子 • ?
吳道子在史籍中富有盛名,但因為他大量的創作是壁畫,所以很少有傳世作品保留下來,無真跡傳世,傳至今日的《送子天王圖》可能為宋代摹本,但已經可以窺見吳道子筆法的精髓。. 另外還流傳有《寶積賓伽羅佛像》、《道子墨寶》等摹本,敦煌莫高窟第103窟的維摩經變圖,亦被認為是他的畫風。. 徐悲鴻 曾經獲得一幅殘卷,經他和 張大千 鑒定,認為是吳道子真跡
概觀
人物生平
他作品的數量很大,據說他在長安、洛陽兩地寺觀中繪製壁畫多達300餘堵,各式各樣、無有雷同。. 他所畫卷軸畫有記錄的達一百多件,這些畫以
- 唐 畫聖吳道子作品欣賞
- 王維吳道子畫 (蘇軾)
- 疫情下,人人都可以是「玅相慈容,端嚴自在」的觀音菩薩——吳道子
- 吳道子
- 畫聖吳道子一幅名作震動長安 * 阿波羅新聞網
吳道子,漢族,今河南禹州人,大概是生與公元680年,年幼家貧,父母雙亡,他曾跟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但是未有成就後該學畫畫,成就不凡。吳道子在我國的繪畫史上一直享有「畫聖」的美譽,是我國歷代的畫家中的傑出代表,一生創作無數,他的作品
吳道子﹝ Wu Dao Zi ﹞﹝ 710 ~ 780 ,盛唐﹞. 天王送子圖. ﹝局部﹞. 盛唐. 紙本墨畫,高 35.6 公分. 市立美術館,大阪﹝Osaka﹞,日本. 說明:. 這幅畫是描繪佛祖釋迦牟尼降生為王子後,其父淨飯王和摩耶夫人抱著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廟時諸神向他禮拜的故事。.
吳道子,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唐代開元(713—741)、天寶(742—756)年間畫家,師承張僧繇。初名道子,受唐玄宗賞識召入宮中,改名道玄。下筆有神,有「畫聖」之稱。 宋代蘇軾(1037—1101)的《王維吳道子畫》[1]詩稱讚吳道子畫風。 這首詩是《鳳翔八觀》八首組詩之一,寫於宋·嘉祐六年
《書吳道子畫后》是北宋文學家蘇軾于元豐八年(1085年)為史全叔收藏吳道子的畫創作的題跋。文章指出任何學術技藝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積累而成的,而吳道子的畫和杜甫的詩歌、韓愈的文章、顏真卿的字一樣都是各自領域中的高峰。文章還具體分析了吳道子畫的特色,并提了“出新意于法度
吳道子是哪朝人 吳道子是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畫家,畫史界尊稱其為「畫聖」。吳道子的畫作對後世影響很大,流傳於世的經典作品也很多,但是對於吳道子本人,尤其是他的生平往事,歷史上的記錄很少,那麼,吳道子是哪朝人,又有哪些生平事跡呢?
唐 畫聖吳道子作品欣賞. 吳道子(約686~760前後)唐代畫家。. 又名道玄,陽翟(今河南禹縣)人。. 少孤。. 相傳初學書於張旭、賀知章,未成,乃改習繪畫。. 曾於在韋嗣立處任小吏,做過兗州瑕丘(今山東滋陽)縣尉。. 後游洛陽,玄宗聞其名,
王維吳道子畫 (蘇軾) 作者: 蘇軾 北宋. 本作品收錄於《 東坡全集 》. 姊妹計劃: 數據項. 何處訪吳畫?. 普門與開元。. 開元有東塔,摩詰留手痕。. 吾觀畫品中,莫如二子尊。.
吳道子,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唐代開元(713—741)、天寶(742—756)年間畫家,師承張僧繇。初名道子,受唐玄宗賞識召入宮中,改名道玄。下筆有神,有「畫聖」之稱。 宋代蘇軾(1037—1101)的《王維吳道子畫》[1]詩稱讚吳道子畫風。 這首詩是《鳳翔八觀》八首組詩之一,寫於宋·嘉祐六年
吳道子(685年-758年 [1]:141 ),又稱吳道元,字道子,後改名為道玄,畫史尊稱「吳生」。陽翟(今河南 禹州市)人。 中國 唐代著名畫家,被稱為「百代畫聖」。 生平 [編輯] 出生年份:685-758。吳道子幼年家境貧寒,初為民間畫工,相傳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年輕時即有畫名。
吳道子的大部分作品是壁畫,所以幾無真跡傳世。 至今,只有《送子天王圖》等幾幅摹本;敦煌莫高窟第103窟的維摩經變圖被認為是其畫風。 徐悲鴻曾經獲得一幅殘卷,可能是壁畫草圖,經他和張大千鑑定,認為這是吳道子的真跡,暫據畫中人物取名為《八十七神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