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主義
Posted on名詞解釋: 後現代主義是二十世紀下半葉的重要思潮,表現在建築、音樂、繪畫、文學和哲學等方面。後現代主義並無明確範圍和一致立場,而是多數不同領域,出發點不同的學說的統稱。
概觀
“ 後現代主義 ” 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 “ 現代主義之後 ” ,是對當前時代的哲學描述。 後現代主義是對現代主義的一種反應 ( 失望的反應 ) ,現代主義認為單獨憑藉人類的理性,就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但並沒有實
後現代主義認為,在一個世界是由語言構成的主體下,認為語言是他有自體性,並非表達意議的的解讀。
PDF 檔案
Education)的說法,「後現代主義」一詞大約在1930 與1940 年代出現,最早主要是在藝術與建築有關之論述中(楊思偉,1996c)。簡成熙認為,在理論上後現代主義代表著十九世紀末葉在精神分析學 及哲學界對啟蒙運動以來理性知識的質疑的思索態度。
- 後現代主義
- 博客來
- 歷史學與後現代主義
- #13 兩種「後現代性」
- 【建築】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建築?非常大概的概論後現代主義
壹、後現代主義的發展背景 二十世紀開始,知識、科技與人文各方面 始突飛猛進,跨入二十一世紀,更能深深感受到除了知識、科技與人文,政治、經濟、社會與教育等各不同領域也都在快速變遷,也因而使本質漸行漸遠。 社會的價值觀因工業發展而受到物化(reification),凡事講求科學至上
DOC 檔案網頁檢視
一、何謂後現代主義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是二十世紀六 年代在美國、英國和法國等地出現的藝術與文學思潮。有人認為「後現代主義」是概括六 年代以來歐美各種複雜藝術理論,它是現代主義的自我否定,此派藝術家對於現代主義的閉塞視聽,僅把作品作為主觀意念、情緒的投射理論和創作
後現代主義是對現代主義的一種質疑、否定及批判,它反對傳統的邏輯中心論、二元論、確定論、統一性,以及現代化所追求的普遍、系統、與客觀的理性,後現代拒絕接受現代理性所建立的原理原則( Silverman,1990; 溫明麗,1996 )。
二) 後現代主義如何進入臺灣, 怎樣呈現 1. 臺灣的 ’ 後現代狀況 ’ 羅青對於臺灣的後現代現象偏重以社會學經濟學的角度出發,以臺灣經濟上的變遷,切合後工業的時代須具(一)農業部門的沒落(二)製造業的沒落(三)服務業成長等三項特色及資訊化,宣告臺灣後現代(後工業)時代的來臨。
PDF 檔案
後現代主義 發展的重鎮﹔我本人的教育背景。當然,坊間不乏類似 International Postmodernism (Berten, ed. 1997)的書,我也很願意討論加拿大後現代主義,但由於書本篇幅限制,這裡不加著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是一個從理論上難以精準下定論的一種概念,因為後現代主要理論家,均反對以各種約定俗成的形式,來界定或者規範其主義。目前,在建築學、文學批評、心理分析學、法律學、教育學、社會學、政治學等諸多領域,均就當下的
解開後現代主義的謎 後現代主義究竟是什麼?這個像謎一樣令人極其困擾的概念,被用來定義二十世紀末期的文化狀況,而現在總算百這麼一本我們期盼已久的入門書。 後現代主義宣稱:「現代性」 從「啟蒙運功」成長,歷經「工業革命」到馬克思主義,已經崩潰。
後現代主義 對證據的見解,反應了現今歷史研究真正發生的狀況,證據不是一個我們能研究過去的誇大玻璃,而是產生相像於畫家使用刷子的手法去達到一個確定的效果;證據不是將我們送回到過去,而是升起歷史研究者在這裡和現在能做的或不能做的
「第一後現代性」是一種批判的後現代性,橫跨20世紀後半期到21世紀初為止,包括了法國後現代主義、後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思潮,以及包曼、拉什為代表的後現代主義理論家的著述。
5:20
今天帶來後現代主義建築十分十分簡短的概論! 希望大家喜歡! 喜歡就subscribe!